建寧小學大課間體育活動總結
(2011—2012)
大課間體育活動是在課間操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一種學校體育活動形式,是對傳統(tǒng)課間操的繼承和發(fā)展,它比課間操的時間長,活動內容豐富,組織形式靈活,深受學生喜愛的體育活動。隨著“雙休日工時制”的實施與課時計劃的調整,學生在校時間縮短,開展學校體育工作在時間上受到一定影響,很難保證每天一小時的體育活動時間,我們把目光轉向課間操改革上來,實行大課間體育活動,將原課間操時間延長,充實內容,拓寬課間操的教育功能,提高鍛煉身體的價值。在學校的每一天工作中,只有課間操是全校性的有組織、有領導的集體活動,如果能充分地利用這一固定時間,科學地安排活動內容,靈活組織,將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大課間體育活動是我國各地區(qū)近期新興起來的一項全校性的活動。其他一些省市有比較成功的經驗,今年全國體育大課間活動現場會在遼寧省召開,通過錄象,我們組織全校教師觀看了現場會的全過程,進一步統(tǒng)一了思想,提高了認識。
體育大課間活動得到了各校領導的高度重視,學校一把手掛帥,成立了組織管理系統(tǒng)。主管校長、體衛(wèi)藝處、班主任、體育組全員參與,體育骨干學生密切配合,多次例會研究,到教師、學生家長中征求意見,制定了適合本校特點的體育大課間活動方案,科學系統(tǒng)地組織安排了體育大課間活動方案,做到了集思廣益,群策群力。
本次活動,除一所中學因場地等原因未參加展示外,其余中小學都進行了豐富多彩大課間活動展示,可謂百花齊放,各具特色。藝術實驗小學利用解說詞把大課間各部分連接起來,使之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江南鄉(xiāng)全員參與,各個村小能夠根據農村地域特點,創(chuàng)編校本操,積極有效的開展活動。經濟開發(fā)區(qū)實驗??朔酥行W在一起的不利因素,活動安排科學合理,入場、退場井井有條。聯(lián)化學校不僅有全校統(tǒng)一的校本操,各年段也編排了適合本年段武術操,組織有效。一實驗、二實驗克服了場地小,人員多的困難,組織安排有序。29中整齊的入場、退場,體現了平時訓練結果。通過本次大課間體育活動的檢查,我們驚喜地看到,各校能夠本著以學生為中心,發(fā)揮大課間體育活動多功能作用,“以活動促德”,“以活動輔智”,“以活動鍵體”,“以活動審美”為目的,貫徹大課間體育活動原則,正確處理體育活動中各種矛盾的關系,為提高大課間體育活動質量提供了重要保證,集中體現在以下幾個特點。
(一)教育性
大課間體育活動既是對學生進行教育的內容,也是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手段,各校不管是創(chuàng)編校本操,還是開展各種活動,都能夠發(fā)揮大課間體育活動對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向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多種功能。
(二)科學性
各校能夠遵循少年兒童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科學合理地安排運動負荷,身體得到適宜的鍛煉,心理得到恰當的調節(jié)?;顒訒r間基本都在25---30分鐘,運動量適當。音樂的選擇具 有時代感,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發(fā)展特點。
(三)目的性
各校能夠根據本校體育工作計劃,選擇大課間體育活動的內容,做到有的放矢,目的明確。有些學校創(chuàng)編了健身操、武術操、素質操,有些學校創(chuàng)編了主題教育操。
(四)針對性
各校能夠根據學校實際,有針對性的開展大課間體育活動。針對學生的年齡、性別、健康狀況、技能水平、場地器材、氣候條件等實際情況來選擇內容,做到了因人而異,因地制宜。
(五)群體性
大課間體育活動要面向全體學生,更要體現師生全員參與。多數學校的教師能夠參與到活動當中,與學生共同活動,使全體師生都能從中受益。
(六)創(chuàng)新和特色性
本次大課間活動,反映了現代體育的發(fā)展成果,創(chuàng)造了有活力,富有新鮮感的內容,具有鮮明的時代感。形成了具有本校的特點和特色緊扣主題的大課間體育活動。音樂健康向上,催人奮進,使大課間體育活動與音樂伴奏渾為一體,體現了當代中小學生在操場上健康活潑,積極向上的良好精神風貌。
(四)大課間體育活動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樂曲的選擇
應選擇適合青少年兒童身心特點,健康向上的曲子,特別是有歌詞的音樂更應慎重選擇。
2.隊形調動
隊形調動,活動開展統(tǒng)一用音樂指揮,。大課間體育活動應長期開展,各部分內容應在平時訓練中養(yǎng)成習慣。大課間體育活動分五部分內容,集隊、廣播操、創(chuàng)編操、有組織的活動、退場,這些內容應該是一個統(tǒng)一整體,時間在25---30分鐘。各部分內容音樂應編輯在一盤帶上。
3.隊列要求
集隊時,聽音樂調動,做到靜、快、齊,教師應統(tǒng)一安排位置,不要隨意在隊伍中走動。退場時,應根據本校操場和學生人數實際情況,科學合理,組織有序地調動隊形。學生不能停留,隊列應整齊、規(guī)范。
4.活動形式
活動形式應多樣化,合理的組織。挖掘本校有特色的項目,并開展起來。
5.教師要求
體育大課間活動,學生和教師都是活動的主體,各校教師應積極參與其中,共同健身、促進整體和諧。
6.時間要求
體育大課間活動應保證在25---30分鐘,大課間活動要長期有效地開展下去。不要拘于形式,應付檢查.
連云港市建寧小學
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