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校園足球,不能只為出人才
中國從來沒有推廣過校園足球嗎?不。上世紀80年代,中國足球就曾開展過類似推廣活動,但最后結果并不理想。
這次校園足球上升為國家戰(zhàn)略,高度史無前例。按照教育部的目標計劃,力爭到2017年,在全國扶持建設兩萬所中小學足球特色學校和200個高校高水平足球隊,并形成區(qū)域特色,擬建設30個校園足球試點區(qū)縣。此外,按照全國校園足球競賽方案,組織開展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四級聯(lián)賽。
談及推廣校園足球的理由,從教育的角度來看,是為了孩子提高健康水平和身體素質,改善心理素質。如果從更宏觀的角度來看,其實推廣校園足球是為了圓一個“中國夢”。
“中國足球要騰飛,首先要解決足球人口問題。這應該是解決中國足球問題最根本的途徑,而擴大足球人口的重點在校園”。這是中國足協(xié)副主席、教育部體衛(wèi)藝司司長王登峰的話。
不過,有專家提出,恰恰必須要扭轉這種觀念,假如只為了出人才而推廣校園足球,可能會出現(xiàn)一種情況:有天賦有能力的球員才踢足球,那就不是普及校園足球的做法了。無奈的是,“挑尖子培養(yǎng)”這種思想是根深蒂固的,很多學校領導一聽到推廣校園足球,首先想到的就是出人才,我們必須從上到下扭轉這種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