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導思想:
為了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zhì)教育的決定》,引導和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形式多樣、生動活潑、健康向上的體育、藝術活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健康成長。
二、實施思路:
1、教育性、科學性、趣味性原則。課外文體活動要堅持育人的宗旨,遵循教育規(guī)律和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寓學于樂,寓煉于樂。
2、全面性原則。課外文體活動要與日常教育教學工作有機結合,與新課程改革相結合,與學生綜合素質(zhì)培養(yǎng)工作有機結合。課外文體活動的內(nèi)容與形式要豐富多彩,能夠滿足不同特長、不同興趣、不同層次學生的發(fā)展需要,促進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心理素質(zhì)和審美素質(zhì)的全面提高,并形成在普及與提高的基礎上良性發(fā)展的局面。
3、堅持自主自愿與積極引導相結合原則。在組織學生參加課外文體活動的過程中,教師以鼓勵引導為主,同時要充分尊重學生的自我選擇權和自主活動權,在組織活動時要為學生營造一個自主討論、組織、操作、交流和評價的良好環(huán)境和氛圍。
4、堅持校內(nèi)校外相結合原則。以校內(nèi)教育為主陣地,充分發(fā)揮校外教育的獨特功能,促進校內(nèi)校外的有機結合,密切配合家庭教育,努力創(chuàng)建良好的課外教育環(huán)境。
5、堅持安全第一原則。在課外文體活動的組織與實施過程中,加強安全教育和管理,制定相應的安全措施、應急措施和防范措施,避免和防止意外事故的發(fā)生。
三、實施目標:
1、加強學生藝術素養(yǎng)的鍛煉,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完善人格,提高能力。
2、規(guī)范我校體、藝課程的實施,加強體、藝課程的研究和實踐,提高體藝課程課堂教學的實效。力求讓每位學生都能較好地掌握2項健身鍛煉的體育技能和1項藝術技能。
3、尊重學生年齡的差異,不同年齡段設立相應的練習項目;尊重學生個體
差異,學生選擇感興趣的練習項目,另外,繼續(xù)開展學校興趣小組活動,力爭學生參與率100%,體藝技能達標率達到90%以上。培養(yǎng)高水平運動員,力爭在縣運會各類比賽中為校爭光。
4、探究并構建具有我校特色、運行方便、具有實效性的體藝2+1項目操作
模式,不斷提高體藝“2+1”項目實施的內(nèi)涵。
四、組織領導及分工
1、為全面指導和管理我校體藝2+1項目的實施,制定有效的制度和措施,及時添置活動器材,特成立體藝“2+1”項目實施領導機構,隨時對我校整體的體藝“2+1”活動進行全面的督促與指導:
組長: 顏新發(fā) 副組長: 謝清溪、羅艷平、黃運娥
2、為有針對性的指導體、藝各項目的具體實施,培訓組織教師的指導能力,體藝2+1項目實施指導小組:
體育類別:組長:譚 娟
成員: 周小紅 周尚武 周美華 陳詠玉 陳小文
藝術類別:組長:袁小林
成員: 陳金花 歐陽南 盧麗瓊 劉志勇 李紅林 肖澤文 肖雄雪 陳 瑛 李 杰 謝麗賓 汪莎麗 尹桂美
五、組織教師職責:
1、組織教師主要任務是對體、藝活動進行組織、管理、指導。
2、組織教師在規(guī)定的時間到崗,整隊,進行點名,在規(guī)定的場地安排好活動內(nèi)容,加強安全教育,過程做到規(guī)范、有序。
3、組織教師要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練習指導,促進學生體藝技能的提高。
4、活動結束組織教師要進行整隊,總結活動情況,安排有秩序退場。
5、組織教師要做好活動器材的安排,同時做好活動資料的整理。
六、活動項目:
1、體育類別: 籃球 乒乓球 羽毛球 跳繩 呼啦圈 單足跳
毽球 滾鐵環(huán) 擲壘球 竹竿舞 跳皮筋 游戲
2、藝術類別: 書法 繪畫 剪紙 朗誦 舞蹈 聲樂 表演 講故事
七、器材準備:
1、要求學生自備的班主任要結合家長會做好工作。
2、學校要及時添置的器材:籃球架、乒乓球臺、羽毛球網(wǎng)。
3、其他器材根據(jù)需要經(jīng)學校領導機構討論后另行添置。
八、活動安全預案:
1、在活動時間里,學校門衛(wèi)要把好關,禁止家長和校外人員進入校園。
2、活動中,組織教師要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注重安全教育,時刻關注學生活動情況,及時發(fā)現(xiàn)安全隱患,及時處理偶發(fā)事件,重大事件及時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