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運動成為習慣 讓生命更加精彩
——萬方中學行為藝術大課間活動匯報材料
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快樂、主動、健康、發(fā)展”已成為學校體育教育的目標和任務。萬方中學自2011年秋季新學期開學伊始,一改傳統(tǒng)的課間模式,將每天的大課間由二十分鐘延長至四十分鐘,使學生在課間活動時間真正動起來、跳起來、美起來,極大的豐富了師生的學習生活。經過一年多的不斷摸索、實踐、改進、完善,大課間活動在促進學生行為規(guī)范、和諧發(fā)展的過程中逐步顯現出特有的功效。下面就我校開展大課間活動取得的點滴經驗向大家作一簡單的介紹。
一、更新觀念、統(tǒng)一思想、提高認識。
萬方中學現有20個教學班,在校學生近千人。近三分之二的學生都是外地務工子女。學生整體素質參差不齊,各種行為習慣比較差,再加上2011年之前初中部18個班的學生都集中在了四樓(東四樓7、8年級,南四樓九年級),學生上下樓不方便,因此上午大課間20分鐘,初中部的學生不做操自由活動,這導致初中學生自由散漫、聚堆打鬧,藏廁所抽煙。學風不濃,正氣不足的現象較為突出。小學部的課間活動也只是單一的廣播體操,活動內容單一枯燥,學生積極性不高。面對這樣的校情和現狀,我們經過多次的深入調研,認為要想真正改變學生精神面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習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力,只有通過豐富多樣的活動讓學生真正動起來,以活動強身體、以活動勵志氣,以活動促團結,以活動創(chuàng)氛圍,以活動促管理,從而實現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本著這樣的初衷,我們開展了集中整治大課間的專項活動。我們認為“大課間活動”與傳統(tǒng)的課間操相比,其本質就在于一個“大”字,具體表現在活動時間長,內容與形式豐富多彩,師生共同參與等三個方面。
活動試行之初,也曾在部分教師和家長中有過不同的認識。主要是擔心費時太長,影響學習。但通過召開全體教師會議、班主任會議、學生集會等,深入宣傳實施大課間活動的必要性和必然性。通過細致的思想工作,使大家認識到此項活動不僅保證了學生每天一小時的體育鍛煉時間,增強了學生的體質,緩解了學習疲勞,而且能夠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品質、個性、情感、興趣等多項素質,活動還能訓練學生的競爭意識、合作精神,培養(yǎng)學生嚴密的組織性、紀律性和集體責任感。全體教師都切實感到它是素質教育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它需要大家更新觀念、統(tǒng)一思想、提高認識,只有全員參與、各部門密切配合,才能保證大課間體育活動的順利實施。
二、領導重視、明確職責、群策群力。
為推進大課間活動的順利實施,我校成立了大課間活動領導小組,形成了校長全面負責,副校長做總指揮,體音美組教師和班主任具體實施、德育處監(jiān)督考評、班子成員分包年級的組織管理系統(tǒng)。成員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又相互協(xié)調,創(chuàng)造了人人參與、士氣高昂的濃厚氛圍。落實了我校開展大課間活動的工作制度要求。
職責分工:
(1)、校長:總覽全局,統(tǒng)籌安排。全體班子成員到操場親自參與活動,了解情況,發(fā)現問題及時解決。
(2)、體音美老師職責:負責班級活動場所及進退場的安排;組織大課間活動的全過程;負責技術指導和訓練。
(3)、班主任職責:組織本班學生按時、按要求參加活動,激發(fā)學生參加大課間的興趣,正確引導并以身作則,規(guī)范學生活動中各種行為,積極與體音美教師配合。
(4)、制定“大課間考評制度”。每天由學校德育處對各班出勤、活動、操姿、隊列情況進行考評,并把考核結果納入文明班級的評選和教師的期末考核,從制度上保證了活動的質量。在此基礎上,我們還建立了信息反饋的制度,積極向師生征求建議,做到集思廣益,群策群力,保證了我校大課間活動水平不斷提高,使它更具生命力。
三、集思廣益、整合資源、層層推進。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大課間活動作為一個新生事物,要打破已有的模式,一開始確實有點茫然。為此,我們于2011年4月份,組織全體班子成員、教研組長、班主任老師、團隊負責人等一行40余人到洛陽洛龍區(qū)考察、學習,在借薦先進學校經驗的基礎上,我們召集了教導處、德育處、總務處、年級組、體音美組等各部門的負責人,經過多次商討,確定了一個符合學?,F有特色的、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在傳統(tǒng)的廣播體操與眼保健操的基礎上,對活動內容進行了大膽改革,中學生增加了太極拳、跑操,等充滿朝氣、富有活力的運動項目,確定好各年級、各班級的集散地點及各方陣的陣形,各方隊間的距離及各年級起跑的時間和線路等,從而保證了初中同時有序進行。
方案確定后,全校上下齊動員,采取從點到面,集中傳授的方式。即:先培訓骨干教師(班主任、體音美教師),再傳授給骨干學生。并在班主任的配合下充分利用體音美課進行集中傳授與訓練。這樣立體交叉的傳授方式,營造出了一種學習大課間操的氛圍,也掀起了大課間操的高潮?! ?為了促進學生盡快地掌握大課間操的基本動作,檢驗學習成果,我們舉行了廣播操、健身操及隊列隊形等單項比賽。有力地推動了大課間活動的健康開展。
四、精心設計,科學實施,不斷完善,精益求精。
整個大課間活動40分鐘,怎樣做到安全有序、合理高效非常重要。在活動開展中我們不斷的探索、創(chuàng)新、調整、完善,今年借著教育局大力開展大課間活動的東風,我們又進一步精心設計、豐富內容,規(guī)范各個環(huán)節(jié),保證學生有30分鐘的活動時間。在活動內容的創(chuàng)編上,我們設計了六個環(huán)節(jié):
第一環(huán)節(jié)出場:小學部在節(jié)奏感明快強勁的《春曉》樂曲聲中,學生以整齊的隊列、輕松愉快地走出教室,到達指定地點。(初中用的音樂是《奔跑》)
第二環(huán)節(jié):小學部是眼保健操、廣播體操。(初中部先在《跑操》的樂曲中集體跑操。在跑的過程中學生喊口號一二一,并要求各班制定班級口號,體現了當代中學生青春、向上、競爭、拼搏的特點,激發(fā)了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反映了學生健康向上的精神風貌和青春活力。)
第三環(huán)節(jié):小學部是我們自編的萬方中學韻律操,在富有節(jié)奏的動感《兔子舞》音樂中,學生以歡快的舞步,釋放著激情與活力。(初中在跑操結束后快速變成太極拳隊列,接著打《太極拳》,為中招打下基礎。)
第四環(huán)節(jié):小學部是全國中小學生武術健身操《旭日東升》,武術鍛煉學生體魄,同時也讓學生充分釋放多余能量。
第五個環(huán)節(jié):小學部是放松操,使用音樂《幸福拍手歌》,在動與靜之間,讓學生用心感受幸福、快樂、健康。
第六個環(huán)節(jié)是退場,小學部分四路有秩序的、安全退場。
五、全員參與、持之以恒、初見成效。
我校大課間活動項目操作性強,寬敞的活動場地為大課間活動的正常開展提供了保證。大課間活動,孩子熱情高漲,勁頭十足,興趣濃厚,歡心愉悅。豐富多采的活動,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組織紀律性、集體主義精神,而且還使他們形成了互相激勵,自學奮進的良好習慣,各種優(yōu)良的品質正在潛移默化的形成。
我們還欣喜地發(fā)現,大課間活動開展以來,學生的運動參與性、運動技能、身心健康,社會適應性等方面均有所加強,在剛剛結束的全市體育傳統(tǒng)項目學校比賽中,我校取得了初中男子第四名、小學女子第五名的優(yōu)異成績,在山陽區(qū)田徑運動會上,初中榮獲團體第二名,小學榮獲團體第三名,在全市的小學生曙光軟排比賽中,我校一改往年無緣決賽的局面,取得了男、女組的第一、第二名,榮獲乒乓球團體冠軍。
每天的大課間體育活動,提供了師生之間,教師之間、校領導與教師之間相互了解的機會,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增強了學校的凝聚力與戰(zhàn)斗力。
六、發(fā)現問題、不斷完善、長足發(fā)展。
在大課間活動的開展過程中我們收獲了成功,但也有一些問題值得我們去研究:如不同季節(jié)、天氣學生如何更好的活動問題;如何更有效的實現以人為本、主動發(fā)展,使學生能在大課間中將體格與人格,生理與心理磨練有機融合等問題。
開展大課間活動,只是一個起步,今后我們將不斷總結實施過程中的經驗和教訓,吸收兄弟學校的先進經驗,勇于創(chuàng)新和不斷完善活動項目,在大課間活動中引入更多的具有特色的內容供學生選擇練習,進一步發(fā)揮教師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尊重呵護學生的自主創(chuàng)新意識,師生共同努力,呈現出更多豐富多彩的特色活動項目。讓學生在大課間活動中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鍛煉、學會舞蹈、學會欣賞,真正實現“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