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國家教育部、省、市、縣關于《切實保證中小學生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相關文件精神,為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增強學生體質,提高體育鍛煉動質量,結合我校實際,擬定此方案。
一、領導小組
成立以校長為組長、教導處、藝體組、班主任、值周師生等為主要成員的學生在校一小時體育鍛煉暨大課間活動領導小組,統(tǒng)籌協(xié)調(diào)負責學生在校體育活動的指導督促、檢查考核等工作。
二、活動內(nèi)容
1、體育課教學:嚴格按照教學“六認真”要求執(zhí)行。
2、眼保健操:每天上、下午第二、五節(jié)后各1次,每次5分鐘。
3、大課間活動:跑步活動、《文明在哪里》廣場舞,25分鐘。
4、自由活動:由班主任和體育教師根據(jù)本班實際下午分班,積極開展集體跳長繩、拔河、迎面接力等集體活動。
5、體育競技:認真組織一年冬春季校級運動會和積極組隊參加縣級及其以上的籃球、乒乓球比賽、運動會等。
6、做好學校乒乓球、籃球等興趣活動小組的日常訓練。
三、大課間活動
(一)總體要求
服裝拉鏈拉上,不得出現(xiàn)有上衣敞開現(xiàn)象,鞋帶系好,集合整隊,做到“快”、“靜”、“齊”。
(二)跑步活動
1、集合(10:30——10:35)
(1)分班集合指定位置(面向旗臺四列縱隊、男女生各2列):三、四、五、六年級在操場右邊按序集合整隊;七、八、九、一、二年級在操場左邊方按序集合整隊;
(2)背景音樂:《陽光體育之歌》、《運動員進行曲》。
(3)負責教師:宣布“開始 ”。
2、跑步鍛煉(10:35——10:45)
(1)順序:在體育和班主任教師的指導下,按照七、八、九、一、二、三、四、五(1)、五(2)、六年級順序各班成二路
縱隊開展跑步活動。一、二年級跑步到伙食團外水泥地面,圍圈跑步;七、八、九年級跑步到籃球場水泥地面,圍圈跑步1圈,原路返回下操場,再返回籃球場;三、四、五(1)、五(2)、六年級年(班)級跑步到籃球場水泥地面,圍圈跑步1圈,原路返回下操場,圍圈跑步1圈。
(2)要求——“四度”——密度、力度、響度、速度:一
是密度,班與班之間始終保持1米左右的距離,邁小步(要求20厘米)、不停步,排面整齊,隊形緊湊,不松散、不拖沓,班內(nèi)同學擺臂時前不露肘,后不露手,即前后一臂距離,左右間隔30厘米。如有男女生人數(shù)不等,應先補齊排面,切勿空缺;二是力度。要求同學抬頭挺胸、精神飽滿、不踏步、不拖步、鏗鏘、整齊、有力,全腳掌著地??诹顔T口令、哨音有力度;另外,手臂放至腰部按跑步要求小幅擺動有力到位;三是響度,隊伍行進過程中不允許有打鬧聲、嬉笑聲。響度主要表現(xiàn)在整齊的腳步聲“咵、咵、咵”,以及自始至終不間斷哨音的響亮聲,而且能聽到氣勢磅礴、發(fā)自肺腑、令人震撼的整齊的腳步聲和口號聲。口號內(nèi)容、班級自定;注意:各班進入直道后必須要喊口號(彎道可不喊);
四是速度,指集合、跑動、退場的動作迅速,也指班級隊伍始終是20厘米的小步跑動,彎道時內(nèi)道跨小步不減步,外道同學加步幅不增步,始終保持橫豎排面整齊,整體前進速度不變,無停走、推擠他人和中途離隊現(xiàn)象。跑操過程中,各班保持整齊的隊形,跟隨音樂的節(jié)拍行進;行進途中原則上不準停頓,若前面沒有行進空間,相應班級也務必原地跑步。
(3)背景音樂:《跑步音樂》、《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伴奏。
(三)廣場舞活動(10:45——10:50)
1、場地劃分:一、二年級在伙食團外空地進行,七、八、九年級在籃球場進行,三、四、五(1)、五(2)、六年(班)級在下操場進行,體育教師、班主任看管。
2、集合整隊:各班體育委員(或班主任、體育教師指定一名同學負責,每個場地2-3名同學領舞,),二年級, ;三-六年級(男、女各4列,列尾適當調(diào)整),面向旗臺8列縱隊;七-九年級, 。
3、基本要求:按照《評分細則》執(zhí)行,背景音樂:《文明在哪里》。
(四)結束(10:50——10:55)
1、集合:廣場舞結束后,三-六年級按照開始集合隊形在旗
臺前列隊4列縱隊集合,七、八、九、一、二年級按序從籃球場、伙食團集合整隊后跑步到旗臺處,面向旗臺按照一、二、七、八、九年級順序整隊4列縱隊集合。
2、點評:值周學生和負責教師點評總結,點評后,齊呼“散!”
自由退場。
四、其他
1、各班利用安全教育十分鐘時間對學生進行大課間活動的安全教育,強調(diào)相關注意事項。
2、藝體組組織值周學生對各班大課間活動進行檢查、考評、公示,并對全校大課間活動進行督促指導。
3、鼓勵倡導全體教師積極參與大課間活動,增強體質。
4、若下雨天,不能組織課外活動,由各班自行組織在教室開展活動(《文明在哪里》舞或拍手操等)
附件:1、眼保健操檢查細則
2、大課間跑步活動考評細則
3、《文明在哪里》廣場舞考評細則
沐川縣海云學校(藝體組)
2014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