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學校體育工作條例》,確實落實保證學生在校期間每天有一小時的體育鍛煉時間,我校樹立了“健康第一、學習為本”的指導思想,切實加強體育鍛煉。
一、健全領導機構,高度重視學生在校一小時體育鍛煉工作。
為了加強對學生在校一小時體育鍛煉工作的領導,學校成立了學生在校一小時體育鍛煉工作領導小組。具體分工是:
組 長:校長林定金,全面負責學生在校一小時體育鍛煉的領導工作
副組長:副校長陸大平、趙國強、徐力、體育教研組長高華老師,協(xié)助校長做具體的工作
成員單位:政教處、教務處、體育組
二、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對學生在校一小時體育鍛煉工作的認識。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指出:“健康體魄是青少年為祖國和人民服務的基本前提,是中華民族旺盛生命力的體現(xiàn)。學校教育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切實加強體育工作?!秉h的十六大把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質,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三大目標之一。但是,從學生的體質健康調(diào)查情況來看,學生的身體素質,特別是運動素質速度、力量、耐力及反映心肺功能的肺活量等生理指標持續(xù)下降,超重與肥胖學生的比例迅速增加,學生的近視率居高不下,這種狀況再也不能繼續(xù)下去。必須盡快遏制學生身體素質與生理機能的持續(xù)下降,有效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這是當前深化基礎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一項刻不容緩的緊迫任務。因此,近年來,我們堅定不移地將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將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定為學校教育和學校體育的追求目標,將增強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和體育文化素質作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激發(fā)教師和學生對體育的熱情。同時,我們非常重視學校體育的宣傳教育工作,充分利用板報、櫥窗、校園廣播、網(wǎng)絡等廣泛深入的宣傳“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輩子”的觀念,營造濃厚的校園體育文化氛圍。
三、學校內(nèi)部協(xié)調(diào)一致
因為體育工作的群體性,學校各部門必須密切配合才能有更好的效果。所以我校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副校長為副組長,政教處、教務處、體育組為成員單位的領導小組負責全校的體育工作,學校各部門、各年級組及班主任由校長統(tǒng)一領導,班主任對落實本班學生每天一小時體育活動全權負責,同時學校加強了對班主任及熱愛體育并且有專長的文化課教師進行了培訓,充分發(fā)揮了他們在此項工作中的作用。我校的體育老師在體育方面都有自己的專長,他們能夠在學生進行課外體育活動的過程中參與其中并給予學生適當?shù)闹笇?。體育教研組重點做好學生體育骨干的培訓。能夠充分發(fā)揮他們的骨干作用帶領本班同學很好的開展課外體育活動。并且在開學初作好體育課外活動計劃的制定,場地器材的安檢及活動的業(yè)務指導,以保證活動安全有序、有效地開展。通過協(xié)調(diào),使此項工作能夠上下協(xié)調(diào)一致,形成合力,很好地促進了工作的開展。
四、落實到實處
學校建立相應的制度作保證,學生的體育鍛煉都要定時定點,學校的其它任何事情不得以任何理由擠占學生鍛煉的時間。
首先,保證課間操的質量。學校每天定時對課間操情況進行檢查,每一周評選出一個或多個課間操優(yōu)秀班級。
其次,抓好體育課教學。體育課的教學是學校體育工作開展的關鍵一環(huán),抓好體育課教學是抓好學校體育工作的重要一環(huán),體育課的內(nèi)容落實了,學校的體育工作才能更豐富的開展起來。
第三,保證課外體育活動時間。凡是當天沒有體育課的班級,學校要組織學生參加一課時左右的體育活動,課外體育活動內(nèi)容必須要保證質量。
第四,課間開展豐富多彩的課間活動。
第五,做好每天的眼保健操。
第六,定期開展大型運動會,組織各級各類體育活動。
五、落實經(jīng)費,改善體育教師的待遇及體育活動器材的配備。
凡是直接參加組織學生每天一課時體育活動的體育教師都計算工作量,同時,在改善活動內(nèi)容器材的配備各方面我校也投入了一定的資金,如購買杠鈴,各種球類等,落實了必要的物質保障。我校投入體育經(jīng)費,購置必要的體育器材,在原有基礎上改善體育場地設施。同時,我校結合實際,因地制宜,積極建設快樂體育園地,努力滿足學生體育活動的需要。
六、加強檢查、嚴格管理制度
我校安排的體育鍛煉時間,由政教處、教務處進行定期檢查,建立檢查和工作評比制度。我校把落實學生每天一小時體育活動工作,納入對班級的綜合評比考核。同時,定期進行檢查、整改。使保證學生每天一小時體育活動工作落到實處。這樣,就能保證學生每天有一小時的鍛煉時間。
七、活動效果及反思
在推進學生在校期間每天有一小時的體育鍛煉時間的工作中,為了讓任課教師能夠認真地執(zhí)行,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讓家長放心,我們今后在以下幾個方面繼續(xù)做出努力:
1、活動的形式不拘一格,但必需有組織、有管理
體育運動不同于學生自由地放松活動,應該是通過教師或體育骨干的引導,有目的,有計劃地使學生參加具有一定強度與密度的肢體運動,或實踐體育的過程。隨著體育課改的深入,素質教育的推進,相繼加強了多種形式的體育活動。但不管采取哪種活動形式我們都要求各班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有管理。不能放任自流,不能出現(xiàn)安全隱患。
2、體育活動內(nèi)容不限,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必須引起學生的興趣
興趣是學習、鍛煉的動力,是推動學習活動的內(nèi)部力量。有了動力學生才能玩得高興,玩得盡情,玩得有成效。我們在推進落實課外活動一小時活動的過程中,不做秀,不擺花架子,根據(jù)學校實際,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內(nèi)容。不管活動的內(nèi)容是什么,要求首先要激發(fā)學生的活動興趣,人人都愿意參加,并在活動中得到快樂,進而培養(yǎng)學生自覺活動的意識和能力。
3、轉變評價方法
傳統(tǒng)的體育活動,如課間跑操,總是要求學生隊列整齊、動作一致。但如果單從這一方面進行評價,刻意要求學生的動作規(guī)格,勢必會給學生形成壓力,帶來負擔,影響活動興趣,反而降低活動效果。因此,對學生活動的評價方法也應有所轉變。首先,應該鼓勵學生全員、全時參與,讓學生的活動量得到保證。其次,應根據(jù)活動效果進行評價。健身是最基礎的目的,因此,凡是能更好地促進學生自覺鍛煉,增進身心健康的都是一項好的活動。
保障學生一小時體育鍛煉,不是一個人的力量就能實施的,只有調(diào)動學校所有的力量,才能更好的把此項工作落到實處。我們?yōu)o定中學今天是這樣做的,以后也將長期堅持下去并爭取作得更好。
四川省瀘定中學
2014年10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