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訓練
那么到底什么時間鍛煉(跑步)比較好呢?
早晨時段:晨起(日出后)至早餐前
上午時段:早餐后2小時至午餐前
下午時段:午餐后2小時至晚餐前
晚間時段:晚餐后2小時至傍晚(日落前)。
不知道你的技術怎么樣?長跑訓練必須科學才能出成績。首先,你的動作是否規(guī)范就是很重要的問題。爭取把一些浪費時間的小動作改掉,這個你可以有機會看看世界級選手的比賽錄像,并不是學他們的風格,主要是看看她們標準的動作。
另外呢,比賽中的戰(zhàn)術也很重要。比如,你要是耐力型的選手,就像孫英杰,適合一起跑就出來領跑;如果是速度型的選手,就可以一開始跟隨考前的選手,最后沖刺。
至于訓練的話,可以按照“一般耐力”、“速度耐力”的交替訓練來進行。一般耐力就是有氧長跑訓練;速度耐力就是主要練后程的沖刺,可以在訓練中沖一沖150米、300米、600米等等。另外還得加強全身素質、力量,比如腰腹、胳膊等等。
跑時注意節(jié)奏、呼吸,還可以補充些營養(yǎng),注意飲食。
心理要自信!祝你成功!
正確掌握跑步時的呼吸方法,是練好中長跑的重要一環(huán),也是掌握中長跑的跑步節(jié)奏以及節(jié)省體力提高成績的關鍵所在。
一、 中長跑教學中學生呼吸所存在的問題
1、有意識地憋氣,然后喘粗氣練習
在中長跑教學中,我發(fā)現一些學生初練時,身體往往會出現無意識的緊張,從而導致呼吸不順暢,并引起胸部和肌肉的緊張,心肺等胸腔內的臟器受到壓迫,形成憋氣,然后喘粗氣跑步。從生理學角度來講,憋氣、喘粗氣會使胸內壓增大,阻礙靜脈血回流,使心輸出量減少。而且由于憋氣、喘粗氣,可反射性的使肌肉持續(xù)緊張,限制了組織間的交換,尤其是在氧代謝不足的情況下,更加劇了組織的缺氧,肌肉中的乳酸濃度快速提高,導致身體過早產生疲勞,影響了訓練的效果。另外,由于學生初練,很容易影響身體動作的規(guī)格以及動作的連貫性和奔跑速度。
2、步法與呼吸的節(jié)奏感差
在教學過程中,大部分學生在奔跑中呼吸與步子配合不起來,在練習時動作不協(xié)調,一堂訓練課下來,看上去十分吃力。跑步時呼吸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兩種:一步一吸一步一呼和二步一吸二步一呼。這個動作就涉及到呼吸與步子之間的節(jié)奏是否一致,一些學生由于初學不夠熟練,節(jié)奏感較差,加上吸氣不深,呼氣不足,奔跑時就出現了吸氣快,動作慢,從而造成步子與呼吸不能協(xié)調一致,最終導致喘粗氣,失去了奔跑時的節(jié)奏。
二、 中長跑教學中呼吸與步法配合的教學方法
1、簡單配合提前教
在剛開始練習中長跑時,先有意識的教會學生呼吸的方法以及一些練習呼吸的輔助方法,如肺活量練習等,并過渡到與手臂的擺動相配合,要求學生一次或者兩次手臂擺動做一次呼吸配合,在教學時要注意擺臂的速度剛開始不要過快,這樣經常性的進行反復練習,呼吸與手臂的配合就會慢慢地協(xié)調起來,這個階段是練習中長跑的基礎,所以教師要在這個階段中對呼吸要領講細、講清,并時刻注意觀察、提醒、糾正,然后短距離與步子配合練習,讓學生自己體驗,教師從旁指導,通過反復地強化,加深學生對奔跑節(jié)奏的感覺,為中長跑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2、初練時強調呼吸自然
在進入中長跑練習的初始階段,應突出強調呼吸的自然就行。因為在剛開始練習時,由于學生還不熟練造成太在意呼吸與步子的配合,呼吸有些過于做作,導致動作僵硬,反而形成身體的不協(xié)調,呼吸不自然,上下難顧,這時根本談不上呼吸與步子的緊密配合或呼吸的柔和細長。所以在剛練習時應向學生強調呼吸自然,心靜體松,在這個基礎上再強調與步子的配合,就會起到更好的效果。
3、熟練階段應強調意識,突出呼吸與步法配合的教學
當學生逐步建立了完整、正確的技術概念,也已達到了中長跑的技術要求,即動作規(guī)范,呼吸與步子的配合協(xié)調、柔和,這時應強調呼吸的意識,突出呼吸與步子的緊密配合教學,達到象武俠小說中所說的“無招勝有招”的境界。在這個階段中,學生的跑姿輕松自然,呼吸順暢,中長跑的測試成績也有了突飛猛進地提高。而且“極點”出現的時間也越來越短,出現的“極點”反應也越來越小。應該說中長跑成績的提高是不斷地克服“極點”來實現的,可見呼吸節(jié)奏的好壞對中長跑成績好壞起著致關重要的作用。
5
回復1樓2006-09-30 22:40舉報個人企業(yè)維權垃圾信息舉報我也說一句
brillante
總之,中長跑成績的提高,不容質疑呼吸與步法的緊密配合是關鍵的,但是還要與其它的手段相配合,包括科學的訓練手段、方法等,這樣才會起到好的效果。
熱身步驟:
a.兩手叉腰,足尖點地交替活動雙側踝關節(jié)
b.屈膝半蹲,足跟提起,反復練習3至5次,活動雙側膝關節(jié)
c.交替抬高和外展雙下肢,以活動髖關節(jié)
d.前后、左右弓箭步壓腿、牽拉腿部肌肉和韌帶
1小步跑
(1)作用:改進落地技術,體會“扒地”動作,發(fā)展關節(jié)靈活性和動作頻率。
(2)練習方法:
①兩手扶器械或原地腳尖不離地的交換支撐腿練習。要求體重由一腿移至另一腿。
②由原地逐漸前移過渡到小步跑20~30米。要求動作由慢逐漸加快。
③行進間小步跑20~30米。
④小步跑過渡到正常跑40~60米。要求大腿逐漸抬高,步幅逐漸加大,自然過渡到正常跑。
⑤小步跑加快步頻過渡到加速跑。要求同上。
(3)注意事項:上體正直或稍前傾,重心高抬,骨盆前挺,全身舒展。大腿積極下壓,放松膝、踝關節(jié),小腿順勢前擺,用前腳掌著地、完成“扒地”動作,并迅速伸直髖、膝、踝三關節(jié),同時兩臂配合腿的動作前后擺動(圖10)。
2高抬腿跑
(1)作用,增強抬腿肌群力量,發(fā)展關節(jié)靈活性和動作頻率。
(2)練習方法:
①原地或支撐高抬腿跑。
②行進間高抬腿跑20~30米。要求動作充分,向前移動不要過快。
③高抬腿跑過渡到正常跑或加速跑40~60米。要求過渡自然。
(3)注意事項:上體正直或稍前傾,重心高抬,骨盆前挺,全身舒展。兩腿交替屈膝高抬,大腿與軀干接近直角,然后積極下壓,用前腳掌著地,并迅速蹬直髖、膝、踝三關節(jié),同時兩臂屈肘配合兩腿動作前后擺動(圖11)。
3后蹬跑
(1)作用:體會蹬、擺技術,增強跑動中后蹬時髖、膝、踝三關節(jié)充分蹬伸的力量。
(2)練習方法:
①原地單腳跳,兩腿交換跳。體會蹬地動作。要求髖、膝、踝三關節(jié)充分蹬直,動作有彈性。
②向前上方小跨步跳,體會蹬地力量和蹬、擺動作的配合。
③后蹬跑20~30米。要求蹬、擺充分。
④后蹬跑過渡正常跑40~60米。要求過渡要自然。
(3)注意事項;上體稍前傾,動作舒展。蹬擺積極,全身配合協(xié)調(圖12)。
4大小腿折疊跑
(1)作用:體會后蹬結束后大小腿邊折疊邊前擺技術,增強踝關節(jié)快速力量,提高協(xié)調能力。
(2)練習方法:
①原地后踢小腿跑,體會大小腿的折疊動作。
②行進間后踢小腿跑20~30米。要求小腿充分向后踢出,向前跑速不要過快。
③大小腿折疊跑過渡到正常跑40~60米。要求過渡到自然。
(3)注意事項:軀干稍向前傾,在充分后蹬的前 提下做大小腿邊折疊邊前擺的動作。大小腿折疊要充分,大腿前擺的幅度可小些(圖13)。
5加速跑
(1)作用:使身體迅速擺脫靜狀態(tài),獲得向前最大沖力。
(2)練習方法:
①起跑后的加速跑,要求上體逐漸抬起,步長加大,步頻加快,同時兩臂配合兩腿做積極有力和擺動。
②慢跑接加速跑:要求過渡自然。
③小步跑接加速跑:要求小步跑身體逐漸前傾至控制不住,向前加速跑出。
④高抬腿跑接加速跑:要求逐漸加快頻率,身體逐漸前傾,過渡到加速跑。
(3)注意事項:進入加速跑時,步長逐漸加大,步頻逐漸加快,兩臂配合兩腿做積極而有力的擺動,使動作輕松協(xié)調,跑的距離長短可根據具體要求而定。
6變速跑
(1)作用:有計劃地改變速度,以改進跑的技術,提高一般耐力或速度耐力。
(2)練習方法:
①20米快接40米慢。
②50米快接50米慢。
③100米快接60米慢。
④突然加速并保持一段距離轉為勻速或慢跑。
⑤ 由長距離到短距離的快跑和慢跑(或由短到長),400米300米200米100米80米60米40米20米。初學者快跑距離較短些,相應慢跑長些,隨著練習者水平的提高,逐漸加長快跑距離。變速距離的長短、速度的快慢、強度的大小應根據練習的目的、要求和練習者的水平而定。
7間歇跑
(1)作用:用較大強度跑規(guī)定距離后,按計劃休息一定的時間再跑,以增強心血管系統(tǒng)的機能和無氧代謝的能力。
(2)練習方法:
①200~400米段落的間歇跑:要求速度接近或或超過比賽速度。
②400~600米段落的間歇跑:要求速度慢于比賽速度。
(3)注意事項:間歇跑的速度快于比賽速度時,休息時間長一些,當練習者心率接近120次/分時進行下一次練習,慢于比賽速度,休息時間短些,心率沒有接近120次/分時,就進行下一次練習。
8定時跑
(1)作用:發(fā)展學生的一般耐力和跑的能力,掌握和改進跑的技術,增強內臟器官機能,培養(yǎng)學生的速度感覺。
(2)練習方法:
①只規(guī)定跑的時間,不要求跑的距離。場地內5、10、15、20分鐘定時跑;公路或田野30、 0分鐘定時跑。
要求:跑的放松,速度快、慢均可,到時間結束。
②在規(guī)定時間內跑完一定距離。5′20〃內跑完1500米;20′內跑完5000米。
(3)注意事項:在鞏固、提高途中跑技術階段,多采用此方法,來培養(yǎng)學生跑的節(jié)奏和速度感。集體練習時讓跑的節(jié)奏好的同學領跑。
9反復跑
(1)作用:發(fā)展速度和速度耐力。
(2)練習方法:
①30米跑5~7次。要求:90%力量跑,休息05~1分。
②100米跑2~3次。要求:80%力量跑,休息1~2分。
③150米跑1~2次等。要求:70%力量跑,休息2~3分。
(3)注意事項;重復次數應根據學生的體力來定,恰當地掌握休息時間,休息時間太短,容易疲勞,影響教學效果;休息時間過長,又達不到教學目標。
10利用自然條件做跑的練習 上坡跑、下坡跑、雪地跑、沙地跑、林間跑……,在自然環(huán)境下練習,練習者興奮性高,可提高練習效果。
中長跑戰(zhàn)術是指在比賽中能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能力,爭取較好成績和名次采用的方法。中長跑 戰(zhàn)術主要是合理分配跑的速度和體力。學生合理地運用戰(zhàn)術,能有效地運用自己的運動技術 、 身體素質和意志品質以及自己知識和經驗,戰(zhàn)勝對手和創(chuàng)造優(yōu)異的成績。學生彼此之間在諸要素相差無幾的情況下,戰(zhàn)術運用是否合理,就成了摘取桂冠和取得理想成績的關鍵。
1 制定中長跑戰(zhàn)術及訓練計劃的依據
根據教學和比賽安排長期或短期的訓練;根據學生年齡、性別,心理、生理、身體素質等條件,安排不同距離的訓練內容;根據比賽或課堂考核評定標準的要求安排長期訓練 ;根據環(huán)境、場地、季節(jié)等情況安排短期訓練。
2 在教學和比賽中采用的幾種戰(zhàn)術
(1)領先跑戰(zhàn)術。在比賽中的大部分距離上堅持領先,占據有利位置,并保持到最后沖刺。其戰(zhàn)術要求:領跑 者必須具有較好的專項耐力和感知速度的能力,具有頑強的意志品質和穩(wěn)定的心理。這種方 法適用于耐力好,沖刺能力差的學生?;蛘咴谒捷^低的比賽中及高速持續(xù)跑能力強者。(2)跟隨跑。運動員開始起跑就緊跟特定對手,直到最后以快速沖刺戰(zhàn)勝對手。這種戰(zhàn)術要求,跟隨要有 頑強的意志,相信自己如果能緊跟不舍,就可能在終點超過對手。要把握住與領跑者之間的 距離和位置,一般跟在領跑者右后方2m~4m左右處。
這種方法適用于速度較快,沖刺能力較強,而自我控制跑速能力較差的學生。對比賽經驗不足,心中無數或雙方成績相差不大的學生,采用這種戰(zhàn)術比較合適。(3)勻速跑 戰(zhàn)術。指運動員在賽前根據自己的體力情況,制訂好速度分配方案,比賽時按此方案,有節(jié)奏地、比較勻速地跑完全程。
這種戰(zhàn)術要求學生要有全程高速奔跑能力,有良好的速度知覺和自我控制能力,不被對手和 觀眾的不利因素所影響。
3 戰(zhàn)術訓練方法
靈活的戰(zhàn)術是靠平時訓練和比賽來培養(yǎng)的,在訓練中,應注意速度訓練、戰(zhàn)術意識,意志品 質的練習,適應各種條件、環(huán)節(jié)下的訓練。
(1)速度訓練。采用長距離的反復跑,每次練習之間休息間隔短,每組之間休息時間稍長;突然加速跑,在途中跑中突然加速;沖刺速度,快到終點前的沖刺跑。;平時訓練還要培養(yǎng)速度感和跑的節(jié)奏,以便在比賽中掌握速度,靈活運用戰(zhàn)術。
(2)戰(zhàn)術能力訓練。讓學生掌握必要的戰(zhàn)術知識。在練習和比賽中提高學生的戰(zhàn)術意識。
(3)意志品質訓練。就是培養(yǎng)學生不怕困難,堅持到底,頑強拼搏的精神。連續(xù)高速跑;長段落上坡跑,沙灘上連續(xù)高速跑;這兩種練習的量和強度,要根據學生自身情況而定
呼吸時采用口鼻同時進行呼吸的方法。呼吸節(jié)奏應和跑步節(jié)奏相配合,一般采用兩步一呼、兩步一吸,或三步一呼、三步一吸。呼吸時要注意加大呼吸深度。 七、極點”和”第二次呼吸” 中長跑時,由于氧氣的供應落后于身體的需要,跑到一定距離時,會出現胸部發(fā)悶,呼吸節(jié)奏被破壞,呼吸困難,四肢無力和難以再跑下去的感受。這種現象稱之為極點”。這是中長跑中的正?,F象。當,“極點”出現后,要以頑強的意志繼續(xù)跑下去,同時加強呼吸,調整步速
還有跑步的動作:要注意的就是跑步時一定要放松、協(xié)調。這就要求建立在正確動作的基礎上,腳的著地應用全腳掌著地,屈膝緩沖過渡到前腳掌蹬地。上體正直放松,兩臂自然有力的擺動。
首先,比賽前《從今天到賽前三天》少吃或不吃含糖食物,到賽前三天開始多吃高塘食物,比賽當天吃飯八成飽,要好消化,比賽前30 --40分鐘可以飲200ML葡萄糖水濃度40%。另外吃三片維生素C。不要吃巧克力。